乳癌療程與手足症候群的關係
乳癌是全球最常見的癌症之一,對女性健康構成了重大威脅。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,乳癌的治療方法也越來越多樣化,涵蓋了手術、放療、化療、標靶治療、免疫治療等多種方法。這些治療措施顯著提高乳癌患者的治癒率和生存率,但同時也可能引發一些副作用,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影響。
什麼是手足症候群
手足症候群(Hand-foot syndrome, HFS)是一種由化療或標靶藥物(例如紫杉醇、氟尿嘧啶、曲妥珠單抗及卡培他賓)引起的常見副作用。主要症狀為手掌和腳底的皮膚乾燥、脫皮、疼痛和紅腫等,甚至有可能伴隨著水泡或裂口。根據資料顯示約有10-50%接受化療、標靶藥物治療或內分泌治療的乳癌患者會受到這種症狀影響。
如何緩解手足症候群
醫師通常會建議患者在接受化療或標靶治療前,提前做好預防措施,以降低手足症候群的出現。例如,每天以乳液或潤膚乳做好手腳保濕、減少使用刺激性的護膚產品(如含酒精的產品),以減少手腳乾燥與脫皮;避免接觸手腳承受溫度極端的環境等。若是症狀已經出現,也應和醫師討論可能的症狀緩解措施,例如塗抹類固醇藥膏或服用止痛藥物,以減輕傷口發炎、疼痛等,以及針對症狀變化調整治療計劃或藥物用量。
在乳癌的治療過程中,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壓力均不容忽視。手足症候群不只會影響生活品質,更可能降低患者對治療的信心。因此,儘管無法完全避免,但透過適當的傷口預防、護理和定期與醫師討論症狀及治療計劃,可以讓患者有效減少症狀的影響,進而提高生活質量。